推測設計 speculative design 是什麼? 白話文釋義與說明讓你懂 (part 1)

Mandy Yang
Published on
June 29, 2022
Updated on
September 1, 2022

推測設計早在N年前就已人提出,已經不是新的名詞。不過由於翻譯的關係,這個概念比較晚引進台灣。

什麼是推測設計?設計師在推測設計的過程是什麼?推測設計的成品是做什麼的?推測設計的功用在哪裡?推測設計對社會的影響?推測設計對你我的影響?

萬事起頭難。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為什麼會產生推測設計這件事情。


為什麼會出現推測設計?


推測設計,是一種帶有目的性的設計,他的目標是「溝通」,以及「產生對話」。


在人生與社會的經驗過程中,我們有時會對現實的某些部分感到疑惑、不解。因此我們會提出質疑,並且希望其他人能了解我們疑惑的部分。但由於每個人對社會現象的存疑常常是不具體的,因此不容易形容清楚;再者,每個人對於沒看過的事物,會有不同的想像空間。

因此,就如同瞎子摸象一樣,一人的感觸經驗未必與另一人相同。在不同的經驗裡討論感受,就會變成像雞同鴨講一般。如果所有的瞎子都摸過一遍大象的全身,再來進行討論,他們便能很快了解對方在說什麼,在同樣理解的基礎上產生認同感,或是辯論。


*有一則故事叫瞎子摸象 - 有五個瞎子分別站在大象的不同方位,他們分別只摸到象的一部分,所以在形容象時,就由於立基點不同,無法達成共識。


由於我們認為最佳的討論情況,就是在所有參與者都了解「事情的全貌」上進行討論;再加上人們也很難理解「不存在的事」,或是「未發生過的事」。所以我們必須要「製造」出一個可以看到、聽的或聞到的「假設」,讓人們能夠根據一個「有限的實體」,共同討論無限的可能。基於這個理由,提問者根據「疑問」做出一個模型,讓觀眾從模型中看到提問者想表達的內容與意涵,產生「對問題的共識」並且根據這個模型來進行對問題的辨析。


所以便演化了推測設計的幾個步驟: 發現問題 > ((做模型))展示問題 > 促成觀賞者思辨


推測設計從概念到實體化、引起討論、整理歸納的過程有哪些步驟?


推測設計的過過程是:細緻且漫長,有起點卻不見得有終點,並樂於見到無限延伸。在經過眾人的反覆實驗之後,得到以下幾個關鍵步驟。這些步驟看起來是順序的,但也經常可以從其中的步驟不斷回頭求證。

由於這是一連串思考、推敲、模擬、檢視的反覆過程,這裏就利用鄧恩&拉比工作室的書 「推測設計」中第19頁的B表中的名詞,以及 Mandy 對推測設計的了解範圍內,來為大家說明:

A/B Dunne & Raby 設計工作室


1.Critical 批判的


首先,某人觀察到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於是,向別人提起了這件事情。別人也許也曾對這一現象困惑,但這件事感覺也沒有重要到需要放在心上。

我們認為推測設計是有批判性的。批判並不表示正面肯定或是負面批評。批判的意思是指就一個事件或行為,提出問題,製造討論的空間。討論可以是發散的,可以以不同的觀點與考量來提出回應。不一定會有結論,不一定會有解答,但可以產生許多可能的方向、選項,成為該事件或行為可能的下一步。

我們不是上帝,無法以上帝視角觀看全貌,所以接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接納所有的聲音,才能從這些聲音中挑選、剔除、判斷,留下合理的,並從中找尋靈感與方向。


2.Problem finding 找出問題


在對於某件掛心的事情深入研究,找資料,查訪,觀察,搜集紀錄等等,當有足夠資料或數據之後,剖析這些資料,根據其中的脈絡來猜想未來的發展以及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3.Asks questions 提出問題


你會問問題嗎? v.s. 你知道該如何問問題才能讓人了解你的問題並得到認真思考過的回覆嗎?


第一個問題或許令人錯愕,似乎在質疑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或是社交能力;而第二個問題讓對方好好思考自己是否懂得提問。


問題的樣貌會影響得到的回覆,所以我們必須要塑形問題。問問題是有技巧的。當問問題的時候,必須設立一個侷限範圍,不能是一個發散性的問題。有一個立足點,才能將參與者們的思考範圍框在同一個「空間」,而不會越跑越遠,最後大家不在同一個立基點討論。這個問題必須要有侷限的範圍讓問題完整,確定問題的結構,場景,範圍。怎麼提問會影響參與者的思路以及回覆,決定到這次提問是否有效。


以下舉例五個問題,大家可以記憶一下自己第一眼看到問題時的直覺回應:

1.人是否該吃肉?

2.人是否該吃魚肉?

3.人是否三餐都該吃魚肉?

4.人是否該在早餐吃魚肉?

5.在氣候變遷與過度捕撈的情況下,海裡的可食用生物逐年供不應求,在未來的50年漁貨吃緊的情形下,我們是否仍然提倡每天一餐魚類是最健康的肉食供給?

第一題可能會讓人想到葷食者與素食者的論辯,是否能不吃肉並維持健康呢?或是肉類蛋白質提供的營養。

第二題有出現「魚」字,自然把範圍從葷與素縮小變成了雞、牛、豬、鴨、魚等等動物的不同營養成分的比較,或是魚肉是否含有海洋污染不該食用等等。

第三個問題又縮小在「三餐」的部分,討論會轉變成一天需要攝取多少量的魚,可以一餐吃或是應該分三餐比較均衡吸收等等。

第四個問題又限縮在早餐,這下可能會想到早餐該吃些什麼,大家開始討論早餐有哪些類型,有哪些內容,可能只喝一杯咖啡的人根本不會在早餐吃魚,有些人吃粥會配魚,各種關於早餐的討論。

第五個問題有給出「前提」就是漁獲減量,在此條件下我們對食用魚的看法。於是討論自然圍繞著這個前提。有人可以說50年還久,我沒活到那時。或是說我們應該減少食用魚類,或是思考如何保護海洋、如何增加魚類養殖量。另外,魚類真的是最健康的肉類供給嗎?有沒有其他可取代的食物呢?

以上五個題目不斷限縮範圍,討論就變得密集而不發散。題目的敘述越完整,越能引導大家在正確的範圍內進行思考討論,並且在範圍中激發出另類思考。

關於吃不吃魚這件事情,發生在「現在」。「現在」仍然在一般人的理解範圍中,所以只要把問題設計好,便能激起熱烈的討論。但如果要討論的事情將出現在未來,尚未被看見呢?尚未出現的人事物,該如何僅以言語設定問題就開啓對話?

因此,為了讓觀眾看見這個「看不見的未來」,我們便需要提供一個情況,來讓眾人了解要討論的問題長什麼樣子,條件,以及範圍在哪。

接著閱讀:

推測設計 speculative design 是什麼? 白話文釋義與說明讓你懂 (part 2)

Tags:
No items found.

Latest Posts